永春文教基金会 郑信雄医师 袁智丽老师
「学习」不只指功课学习,同时也指人际关系、情绪控制、生活技艺的学习。
壹、先了解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、以及如何观察:
1. 检视智商:
常态(T分数)分配如何?百分位等级分数如何?前者较重要。
语文智商、非语文(操作)智商:注意一边大脑有没受伤?语言灵巧不?需
同时检查双手的灵巧度。
智商是正常均匀分布?或学习障碍型的分布?
有没有智商测不出的艺术上和生活上的创作、人际关系、音乐、爱心、领
导等等偏才?经自我体认和不断历练後,都可以当长大後的谋生技艺,至
少也是生活上积极有意义的调剂。
2. 学业成就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,来评估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:
国小低年级和中年级较少後天心理环境的影响,纯朴的成绩单!
低年级成绩概略反应智商正常以上、智商临界状态、或学习障碍型的分布!?
临界智商学童在国小中高年级时,成绩落後就越来越显着。
国小中、高年级及国中阶段,成绩逐渐较受环境因素(同学,教学)的影响。
这青少年的阶段,成绩也受到心理因素(自尊心、反抗、和自我形象)的影响。
国小高年级及国中开始有情绪疾病(燥郁症、精神分裂症),以及女性月经对
生理、心理情绪影响。
3. 生理感觉统合失常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低年级治疗效果良好,趁早做训练。
好动分心常合并有眼睛飘瞄不定,读书会跳行跳字,写字会颠倒,只能略读。
动作不灵巧或脑神经垫伏没开窍时,做事、写功课很慢无秩序,不会交朋友。
过度敏锐或感觉太敏感时,脾气爆燥且打架不停,人际关系不良除了感
觉运动训练以外,还要EQ的实地演练训练。
学习管道(视觉、听觉、触觉)和记忆型态的分析,找出优势管道,再进行学
习。分办心理情绪困扰和生理感觉统合失常,同时提出治疗训练措施,是诊
治学童学习效果最基本的工作。
4. 父母的态度和处理方法
有学习困难孩童的父母,常常也有做事和讲话上的缺陷(技巧不足和冲动),
造成亲子间的恶性循环。因此评估孩童的困难,也要评估父母的对孩童态
度和处理方法,以及由亲友或老师的补救措施。
时常受到适当称赞或鼓舞的孩童,较有自信心和较会全力以赴,也较
会有分量内的成功机会,学童也较会学得称赞和鼓舞的良好习性。
贰、诊断影响学习效果的优点和弱点
1. 比较过去和目前的成绩-可概略得知是生理智商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化。
2. 比较智力商数(IQ)、情绪发展(EQ)、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变化。
3. 比较国中国小不同阶段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化、父母教育态度有无成长。
4. 评估国小阶段中、高年级换班、或进入国中後,学童适应新环境和应付新
人际关系的变化。家长寻求辅导室、资源教室、或导师做谘商和协助的情形。
叁、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
1. 目标:「学习」不只指功课学习,同时也指人际关系学习、情绪控制,和生
活技艺学习。功课学习有困难时,应朝增加人际关系、情绪控制、和生活技
艺的学习进行。
2. 大脑只有在愉快幸福感觉中才能大量分化和进展,因此学习都要在愉快气氛
中进行,适当的称赞和成就感是进一步自我努力和行为规范的最重要来源。
处罚或责骂只会增加挫折感、不信任、和破坏自我形象,脑神经也因未
大量使用而不分化(不进则退)。如非处罚不可时,最重要的处罚原则是暂短
的、不要重覆和不断威胁、有可预期短时间内获得补偿性成就,才能引导努
力,形成行为的规范,而不会导至自暴自弃。责备需辅佐以静静的关心和短
期内拍肩式的称赞。
3. 幼稚园、国小低、中年级时的学习困难,较少由心机所引起,大部份由生理
感觉统合失常所致,脑神经的可塑性也较大。需由老师推荐下,由家长积极
做密集式感觉运动训练,对好动分心、阅读眼飘瞄不定、眼手协调、情绪困
扰、和人际关系的困难等,都极有帮助。对长大後的成就和自信心很重要。
4. 很多学童学习效果的不良,是由父母在处事和话语上的欠缺技巧或冲动所引
起。化解父母的欠佳技巧和冲动,需采用提升EQ的方法,首先把它以诙谐囗
气(绝非贬罚之意)多次提出抬面上,可以减少父母内在不知所措的压力,体
认自已个性上的优点和弱点,才能进一步产生增进优点和抑制弱点的内在驱
策力。其次鼓励父母间和师长间长期讨论,和演练如何跟孩童谈话、称赞、
和激励,一方面增进谈话技巧,另一方面以理性说话把情绪冲动控制下来,
有利良性循环的建立。
5. 国小阶段的中、高年级、和国中学童的学习困难,除了家长在沟通技巧增进
外,学童由每天一小时的运动和提升EQ的训练,同时并进。团队或个别运动
不是在发泄青少年多馀的精力,而是在运动产生脑内吗啡媒介的愉快心情中
,重新组合脑神经系统,同时陪养强健有毅力的体魄;除了思考和做事较有
组织条理外,心绪较为安定,人际关系也会改善。对青少年的EQ训练,效果
比成人的效果较为良好,除了人际互动的练习外,重要的是做事和讲话前养
成「停、看、听」的习惯,产生理性思考和谈话,把情绪冲动控制下来。
6. 课程的调整、教材的增减,生活技艺陶冶内容的增加,最好由教育专家来设
计和实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联络地址: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